年俗中山本地有哪些春节传统习俗隆都这
春节快到了 全国各地都开始上演 “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中山本地有哪些 春节传统习俗 一起来看看 我们的非遗 传统饮食习俗篇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隆都原是香山县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始自南宋,现在的沙溪、大涌两镇是其主要构成部分。从饮食传统来说,沙溪、大涌的本土菜都可统称为隆都菜。隆都传统饮美食是中山人过春节时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在民间代代相传,隆都人利用自家种养的五谷、蔬果、牲畜等食材资源,制成独具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传统饮食,如年糕、芦蔸粽、三稔包等。 其中“炊年糕”更是春节美食的“重头戏”。按照隆都地区的习俗,将自己种植的糯米稻谷储存到年底,然后脱壳成糯米,选择吉日烧香拜神再将糯米舂成粉,然后,在除夕前一两天开始蒸年糕,将糯米粉混合黄糖浆搓成糊状,放入蒸笼里隔水炊十多个小时而成。 炊好的年糕后,在糕的表面放上几粒红枣和一些榄仁、一对利是、一双红桔等吉祥物品,先供奉神灵、祖先,等到正月年初二,将年糕拜过当天、门官后,才开始食用。 时至今日,沙溪、大涌仍然保留传统的隆都饮食习俗。作为著名侨乡,旅居港澳的同胞及海外乡亲,对隆都传统饮食习俗更是赞誉有加,并将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习俗带到了港澳地区以及及东南亚、美加等各国。 三乡传统饮食茶果 按照传统习俗,在每年的春节,三乡人家都会制作茶果供奉拜祭祖先,然后再食用;三乡糕点的品种有三丫苦茶果、竹叶包兼粽、兼糕、白水饺、芋头糕、萝卜糕、角仔、叶仔、豆捞三乡糕点,这些传统食品也是人们在过年时馈赠亲朋的必备礼物。 位于中山市五桂山南麓的三乡镇,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先民于北宋期间从福建一带移居中山,将闽南地区的咸茶饮食习俗带到三乡,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创制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三乡茶果饮食消费习俗,其中,以三乡人在岁时节令食濑粉、蒸白水饺、蒸芋头糕、蒸萝卜糕和做豆捞最有代表性。 另外,三乡茶果饮食习俗还因为历史悠久,深受当地村民和省港澳地区百姓的欢迎。按照传统习俗,三乡茶果是在每年不同的岁时节令有不同的品种:年初一大清早做豆捞奉神:三乡人喜欢用糯米粉做成汤圆状,煮熟沥干冷却后,沾上砂糖、芝麻、花生碎等,成为极具特色的小食:豆捞。 由于豆捞在粤语中是“有捞有捞”,有寓意一年有好收成、做生意有好收入之意,因此深得百姓喜欢;到了农历二月,当地种植的萝卜正值盛产之季节,村民利用萝卜大量蒸出鲜美的萝卜糕供奉祖先然后自己品尝。 -End- (本文来源于文明中山,大涌发布编辑部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szhj/2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活动回顾西城社区金茶花茶果体验活动
- 下一篇文章: 三亚人端午节放假通知发布可连休9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