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假水城中园,真山真水园中城”,前者说的是苏州古城,后者说的是苏州高新区。这句描述苏州古城与苏州高新区的经典话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

  苏州高新区东依运河,西临太湖,汇聚着丰厚的山水人文资源。苏州西部山水,精华大部在高新区;这里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从苏州年的历史看,高新区堪称苏州的“文化腹地”。所以,人称“陆苏州”的著名作家陆文夫曾这样热情地赞美过:

  “苏州高新区可算是得天独厚,她坐落在众多的人文遗存与青山绿水之间,众星捧月,突显出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接下来,苏州高新区发布将分别从山水、景区、名人、风物四个方面对高新区进行介绍。

  山水篇展示高新区内主要名山及其特色;

  景区篇彰显高新区内著名景区、寺观、文物遗存及其文化价值;

  名人篇   风物篇则集高新区风俗、土特产、民间工艺等之大成。

  仍是陆文夫先生所言:

  “收集和诠释高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让工业和文化共同迈步。”

  今天,我们将从山水篇开始为大家做简单介绍,请看↓

山水篇(一):阳山

  阳山南北走向,绵延于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通安、东渚境域,现属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开发区。

  阳山西眺太湖,背靠运河,长5.75公里,宽约1.5公里,北部最宽处约3公里。明?岳岱《阳山志》对山名的解释是:“其势首尾延袤,南北东西(皆)面阳,故名曰‘阳’。盖取‘山东为朝阳,山西为夕阳’之义”。因四面山势若飞,亦名“四飞山”。又因云气如炊,谓之“蒸山”。还因它“诸峰内附”,形如翼护,故有“万安山”之称。阳山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秦余杭山”。

  对于阳山的异名,清?徐菘、张大纯的《百城烟水》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说这座山“东为阳,西万安,南秦余杭,北四飞”,四个名称各占一面,各得其所,分得很清,却少了些生动,所以没被人采纳。本地人则以主峰箭阙峰为界,称箭阙峰北峰为北阳山,南峰为南阳山,主峰向西过公路为阳抱山,容易记,听一遍就留在了脑子里,挺省事的。

  阳山层峦叠翠,风光秀丽,昔有“十五峰、六岭、四岩、六坞、七泉、三涧”之说。十五峰:箭阙峰,长云峰,獾峰,白莲峰,松花峰,草头峰,香炉峰,鸡峰,白鹤峰,鲤鱼峰,象鼻峰,启龙峰,凤凰峰,西峰,道士峰。此外另有大石峰,韦驮峰,南爪峰,北爪峰;六岭:白墡岭,金芝岭,江婆岭,石狗岭,马王岭,耙石岭;四岩:文殊岩,虎头岩,滴水岩,夕照岩;六坞:白龙坞,金牛坞,火丫坞,白雪坞,栗坞,启龙坞;七泉:龙湫泉,一壶泉,云泉,龙井泉,仙泉,茶坡泉,瀑布泉;三涧:白马涧,大静涧,上清涧。

  阳山主脉四周,分布不少独立的小山,有徐侯山、甑山、白豸山、恩山、顾山、小华山、伏象山、严山、平王山、彭山、龙山、树山、鸡笼山等。

  阳山最高处为箭阙峰。公元前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后,东巡会稽,为了“求吴王剑”,特地在苏州逗留,登上虎丘山,亲自指挥阖闾墓的开挖工程。挖墓挖到第三天,一头白虎突然出现在阖闾墓上,随时都有可能扑向秦始皇。秦始皇惊出一身冷汗,慌忙取弓搭箭,打算射杀白虎。白虎纵身逃逸,秦始皇率领卫士追赶白虎,一口气追到阳山脚下,天黑了,白虎不见了。秦始皇越想越窝囊,一腔怒火无泄处,对着阳山射了一箭,把阳山射出了一个大豁口。箭阙峰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阳山有许多传说,甚至阳山的名称,也源自一则民间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太湖不像现在这样安静。那时候是浑沌初开,山川重组,太湖如沸,波推峰涌,太湖地区常年水患,百姓苦不堪言。玉帝为了解救生灵,派了个仙人,从天上赶下一群羊,要把它们赶到太湖里去填湖。玉帝觉得,湖填掉了,就一劳永逸了。玉帝不曾再多想想,太湖一旦被填,吴中大地会是个什么样呢?

  这群羊本来是没有脑子的,懵里懵懂,傻里傻气。玉帝选的羊,能让它们有脑子吗?没有脑子,方可任人驱赶。有了脑子就不肯去了,谁愿意给淹死呀!可是,羊群走到现在阳山这个地方,找到了它们的脑子——白墡。这群羊一有脑子,它们就知道危险了,再也不肯往前走了,就留在这里了。这里原来是一马平川,连个小山包也不见的,天上的群羊逗留在此,化做了一座座山岭。这就是阳山早期被人叫做“羊山”的出典。“阳”“羊”同音,“阳山”写起来比“羊山”有气派,说起来更铿锵,后来人们都喜称“阳山”,渐渐淡忘了“羊山”。

  “阳山为吴之镇”,这句话见于明?顾元庆《阳山新录?序》。此言一出,就得到公认,尤其是苏州的文化人,如果连这句话也不知道,就免谈苏州的文化。

  然而为什么是“吴之镇”,包括苏州文化人在内的所有人,历来的理解是从地理角度出发:阳山是吴中气势最恢弘、方圆最阔辽、林木最丰茂、峰峦最奇瑰的山脉。这么理解并不错,前人就常用他们的诗来把这种理解形象化,如:

元?周南老《阳山》:“高出众山上,独有秦余杭。烟云度林麓,青翠摩穹苍。”

顾仲英《阳山》:“阳山独出众山上,却立阳湖西复西。”

明?申时行《游阳山》:“阳山高峙郡城西,紫气氤氲碧绿齐。”

清?姚承绪《阳山》:“吾闻阳山之高八百五十丈,群峰岌嶫相顾惊摧藏。”

  今人对于“吴之镇”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也就是文化概念的解读。阳山有良渚文化遗址,曾见证了春秋吴国的辉煌,又是吴国落幕的舞台;阳山的王陵区所传递的信息,对苏州历史文化的溯源有相当重大的作用;阳山摩崖石刻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阳山的宣卷、堂名、山歌,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阳山的迎神赛会,在娱神的名义下娱乐了大众;阳山的花木,在给人们视觉上的满足时,也以它的奇闻轶事增添人们的兴致和知识;阳山的土产,也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阳山的茶馆,和阳山的白龙茶一样让人回味;阳山的蚕桑,承载着中国蚕桑文化的品牌意义……

  凡此种种,都说明阳山历史资源之绵长、人文资源之丰沛、宗教资源之厚实、民俗资源之深广,非但苏州地区其余山岭无法望其项背,即便放眼整个江南,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处山峦可与其双执牛耳。阳山不仅在自然生态上,而且在文化生态上,成了苏州地区、太湖流域不可替代的高地。阳山之“镇”,应该从这个意义上予以全面理解。

赞赏

长按







































怎么治好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pzff/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