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吃过这样一种雪糕,包装简陋,5毛钱一包,冰凉清爽的口感让人感到透心凉,是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解暑神器,这个神器就是“雪莲冰块”。

然而,雪莲冰块并没有因为亲民的价格走进各个商店,最近却因为一则“负面消息”上了热搜。

一、官方辟谣“雪莲塌房”

6月29日下午,有网友爆料,某款雪糕品牌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在曝光的图中,生产车间混乱不堪,冰块散落一地,卫生堪忧。因其外形包装酷似雪莲,被传“雪莲塌房了”,随即#雪莲塌房#的话题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

被传“塌房”后,雪莲官方连夜在抖音上注册账号辟谣,并晒出自家生产车间和营业执照,并表示5毛钱的情怀,安全食品,没有塌房。

6月30日,雪莲官方又发布公告,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众多商标雪莲冰块,并非所有都是散乱差的作坊生产,并呼吁广大消费者,识明自己当地的雪莲冰块是否能达到安全食品标准。至于网上发现的带有污渍的雪莲冰块,雪莲将取证后联合当地市场监察局进行从严治理。

这波快速澄清让外界对于雪莲这个品牌好感倍增。网友不仅没有谴责,还发起了一场“雪莲文学”。网友们纷纷套用影视经典台词以及文学著作精彩语录,力挺雪莲。

二、“雪糕刺客”多次现身

对于此次热搜事件,有网友分析,会不会是雪糕刺客们想搞事情呢?亦或是资本家想通过此次事件来打击平民市场?

抛开这些问题,爱吃雪糕的朋友不难发现,这几年雪糕的价格是越来越贵。炎热的夏天,走进一个商店,打开冰柜,拿起一块雪糕,一问价格,五块钱、十块钱甚至还会更高。由此,在夏天流行了一个词“雪糕刺客”,一支长相平平无奇的雪糕,当你拿去结账时,总能刺痛消费者的钱包,价格远远超出预期。

这样的贵并不是凭空捏造,据央视财经调查发现,近年来,雪糕的价格2元起步,最贵的雪糕高达60元。所以,要吃雪糕还得看看口袋里有没有闲钱。

三、雪糕贵来自多方面

雪糕为什么越卖越贵?对于这个疑问,某高端雪糕创始人回答,做雪糕也是需要水电费、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成本不断涨价,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雪糕涨价。

笔者认为,从客观角度来讲,这几年的疫情确实导致各项原材料上涨,雪糕肉眼可见的变贵很难避免。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网红效应也开始兴起。雪糕作为夏天必备的食物之一,被赋予了网红的角色。有商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推出各种造型的雪糕并赋予独特的故事背景。如,文创雪糕,既能让游客拍照,还能解暑止渴,但是价格也让人望尘莫及。

除了文创雪糕外,跨界雪糕也很贵,具体来看,“醋都”镇江的百年企业恒顺推出有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三种口味的冰淇淋,每支售价18元;茅台推出的“茅台冰淇淋”,包括青梅煮酒、经典原味和香草口味,售价59-66元不等。

可以说,网红雪糕的面世,也导致了雪糕整体价格的上涨。

针对雪糕价格越来越贵这种现象,央视网曾发表文章《一根雪糕近40块,再馋咱也得忍住》中点评,称一个雪糕哪怕有再新奇的造型、再绚丽的颜色在,再会讲故事,最终还是要入口、进胃。质量加上与之匹配的价格,才能吸引消费者长期购买,并直言涨价可以,但别“离大谱”,让消费者为雪糕的营销费用埋单,最终会伤到自己的品牌,逼消费者“用脚投票”。

可见,面对价格越来越离谱的雪糕,不仅老百姓难以接受,就连官媒也出来发声。

结尾:总的来看,“雪莲雪糕”突然上热搜被网友力挺,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消费者长期苦于高价雪糕太久了,无法找到一个发泄口,此次“雪莲塌房”事件让网友们彻底爆发了。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一个雪糕品牌要想吸引消费者,除了品质本身外,价格也要对得起大众,吃得开心才是长久之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