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乡村历史90南坑马岭罗江峰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 很多高明人都离开家乡走进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 你对家乡历史知多少呢? 高明论坛将分期推出高明乡村历史 并推出各镇街乡村的交友便民群 欢迎各位加入! 注:以下资料来源于《高明县地名志》(年出版) 南坑 在高明镇西偏南26公里,东距明城圩7公里,属明城镇。有37户,人。村处龙塘山南麓,坑水流经村前,故名。清同治年间(-),高要县陈姓从新桥,李姓从下播,姚姓从新桥罗鼓、伍姓从三江迁新圩西径再迁此。聚落沿山南麓东西走向呈块状分布,村舍多为砖混结构平房。耕地亩,鱼塘10亩,山塘2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西瓜、果蔗、柑橙。有农村道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马岭 又名马头岭。在高明镇西偏南26公里,东距明城圩6公里,属明城镇。有35户,人。以村后山岭如马头取名。清同治年间(-),何姓从高明石歧迁此,谭姓从潭边迁此,清光绪年间(-),陈姓从南海县九江沙口迁此。聚落沿山南麓东西走向呈块状分布,村舍多为砖混结构平房。耕地亩,鱼塘15亩,山塘5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西瓜、红烟。三桠小学在村东侧。有农村道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罗江 原名萝白地。在高明镇西24公里,西北侧紧靠峰江水泥厂,属明城镇。有26户,人。以村处高明河南岸冲积层,盛产萝白得名。年与峰江面合并—个生产队,从两村各取—字得今名。清光绪年间(-),范、林2姓在郁南县分别从烧窑口和墩仔迁此,陈姓分别从云浮竹圩和郁南烧窑口迁此。聚落沿高明河右岩呈块状分布,村舍多为砖瓦木结构平房。耕地亩,鱼塘7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有简易公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峰江面 在高明镇西25公里,东邻峰江水泥厂,属明城镇。有8户,31人。以村处峰岗正面得名。后沿峰江水泥厂成今名。黄姓分别于清末和年从郁南县下围、合水官园迁此。年和年,陈、蔡2姓从罗江迁此。聚落沿山南麓东西走向呈带状分布,村舍多为砖瓦木结构平房。耕地72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有农村道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田心 在高明镇西偏南24公里,东距明城圩4公里,属明城镇。有29户,人。村处田洞中,故名。清同治年间(-),陈姓从上高?迁此,谭姓从明城北街迁此。聚落座北向南呈块状分布,村舍多为砖混结构平房。耕地亩,鱼塘1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西瓜、红烟。有农村道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心 原名石庙。在高明镇西偏南24公里,东距明城圩4公里,属明城镇。有12户,50人。村南侧原有庙建于石堆上,名石庙(即今峰江水泥厂石场),故曾名石庙。后以村处田垌水?之中得今名。清同治年间(-),庞姓从鹤山首迁高?、瓮江再迁此。聚落沿溪水东西走向呈块状分布,村含多为砖瓦木结构平房。耕地78亩,鱼塘1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西瓜,红烟。旅日华侨庞国忠、庞兢康兄弟,于年回乡兴建“鉴明堂”,年独捐款项建鲤江小学。有简易公路通肇庆—江门公路。 群江 原名老鼠山、鼠山。在高明镇西偏南23公里,东距明城圩3.5公里,属明城镇。有20户,81人。以村东侧小丘形如鼠得名。“文革”期间,村人以村名不雅,因取附近村落有凤岗、鲤江、榄岗,故改今名。清同治年间(-),李姓分别从合水水井、云浮高村三稔坑迁此;陈姓从云浮前锋挞石、谭姓从宅梧沙坟,罗姓从云浮茶洞芹菜塘、梁姓从郁南连滩彭寨迁此。聚落东西走向呈带状分布,村舍多为砖混结构平房。耕地亩,鱼塘15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有农村道路通新市—龙虎头公路。 南坑、马岭、罗江、峰江面、田心、?心、群江 或明城各村的朋友可以加明城微帮手 拉你入乡村交友便民群 ↓↓↓ 你想了解你们村的乡村历史吗? 我们将每天推出高明各条村的历史 敬请期待! 如果你对你们村的历史有所了解, 或者有你们村的图片, 可以长按识别以上白癜风的饮食影响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4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限购升级后的众生相,你是哪一种表情
- 下一篇文章: 从化middot避暑门票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