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都有一种探索欲,只是这种求索不是知识上的渴求,也不是功名上的追逐。只是觉得需要“向上”不愿碌碌无为,只是觉得“心有不安”想要心灵常寂,又总觉得心中有志但又不甚明朗,惺惺松松、恍恍惚惚。

一度在书里寻求解药,又几度拜求高师答疑解惑,虽有时明时暗但终不得通透,寻寻觅觅……觅觅又寻寻觅觅……

某年有幸得遇一位智者,甚是珍惜,甚是诚敬。追随智者多有心开意解,心中无明似有被智光照破感受,但因习染深重不得不补德以参本元。

一日回家见桃树枝丫有趣,就撸下来削掉繁枝,做了一根“鞭策棍”送于智者,以备愚痴来临时及时敲打……

刻好后正要请到车上送师,顿时感悟:太笨了,太笨了,棍在心中,又何须头上安头多此一举。如果还需要老师拿着棍子来敲打自己才知道用功,后知后觉着实羞愧啊。

有志之人无须扬鞭自奋蹄!!

后浸染国学,儒释道之圣学总能让人有冲破九霄再看红尘那般,让生命更有意义,让精神更加和谐。

因大学是设计类专业,毕业后就拉队伍操持了装修房子,院子等各种空间设计,一边工作,一边感悟,总觉得“我应该不止于房子吧,要格物,大学章句不是说要止于至善”。

一晃十多年了,每每自问吾心安否?

被一句慧可禅师的“但求心安”四个字堵住了,于是自书:

但求心安疑多年,

念起念落怎么观?

几多红尘迷途客,

待君回头撑渡船。

忽一日看到一篇故事为“找到了内心的茅棚”有感悟。

大意为达摩祖师找到安心之所的故事。

达摩祖师是三太子,无心宫廷国王之争,所以就求奔一位高僧。高僧给要求想出家的几个弟子分别提出一些问题,达摩祖师的回答令高僧点了点头,说:你必须要自己动手盖一个茅棚,作为你要求剃度的一个功课。于是达摩祖师就开始建茅棚,经过多次失败《达摩祖师传》电影很详细,终于亲自盖起了一座茅棚,连送饭的师兄弟都为他高兴。

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终于搭建好的茅棚,达摩祖师却忽然起身又把自己亲手搭建的这个茅棚拆掉了。送饭的师兄就很疑惑?亲眼看着他一次一次地失败,总算把茅棚建起来,刚要替他高兴,却又要看着他像发狂一样的三下五除二把茅棚拆掉了。于是送饭的人就赶快跑回去告诉他的师父,但是,这个时候他师父却颔首微笑。

达摩祖师悟到:师父让他来搭建这个茅棚,是要他找到心灵止宿之处,他找到了。

我们为人设计房子,难道只是一套房子吗?

人人都是在找自己的心安之所啊,我们带给人们的又岂止是一套房子。我们是在协助业主一起实现搭建自己的“心灵止宿之处”啊!

当然,首先是自己要参悟出来,从自心安住,善用这份初心,于一切时、一切处念念纯诚觉照自己,虽有不足但务必自信为业主搭建安心之所,这才是最有意义的装修啊。

所以姐当家下面有一句话就是“简单到时时刻刻的心安就是极美”正是“所有繁杂,终归于简”的写照。我们秉着这样的理念感召有缘人,不求悦人、不愿攀附、不谋渠道,只是让自己按照这样的理念深入去做就行了。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无甚广告,虽有波折,历事练心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关于姐当家ABOUTSISTER教育长期培育“幸福家庭整理师”施工设计装饰装修、园林景观、商业空间文创生活方式素食素心极简极美零售家具、收纳工具、家居用品、艺术作品简单到时时刻刻的心安就是极美从幸福家庭整理开始

END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