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花猫三丫上房了有感
儿童文学,并不是童话,而是散文。视角的选取很重要,全文主要是儿童视角,小孩看很容易引起共鸣,大人看也很容易陷进去,毕竟童心宝贵,能通过文本回顾下,对大人而言是一种按摩。 一、责任是一辈子 女主和三丫的第一次见面是紧张的,在母猫的虎视眈眈下,在内心各种忐忑纠结直到最后一秒都还在犹豫变化的心态下,终于花猫三丫属于女主了。 然而女主只是个小丫头片子,离开了母猫的三丫吃啥?开始被盯上的是哥哥的牛奶,偏生哥哥不同意。最终三丫吃下去的,是咸鱼干拌饭。女主想方设法把鱼干弄碎以便三丫能多吃点饭,三丫却挑嘴只盯着鱼干吃。 就这样,三丫还是在女主的抚养下,逐渐长大了。 什么样的猫就有什么样的主人。女主是个调皮捣蛋的丫头片子,三丫也是只胆大包天的小奶母猫。抓人从来是小菜一碟,闯祸后溜走那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虽然讨嫌但惹人疼。 就好像家中总有那么一个讨人嫌但不容许别人欺负的娃一般,三丫也是只讨人嫌但被女主保护得很好的小猫,这一切只因为女主带三丫回来时就认定要对小猫的一辈子负责。 自此,女主宁可自己少吃点零食,也要保证三丫的口粮;宁可被妈妈哥哥嫌弃,也要保护三丫在家里的合法生存;甚至即便三丫闯祸,也是女主给善后。这才是最长情的陪伴。 二、北京胡同里的人情味 胡同里住着一位奶奶,平时街里街坊的基本不接触,碰到他人打招呼也不一定有好脸色,身无长物也没见到有亲戚探望。这么一位无声无息的奶奶突然受伤不能行动了。 要是在现在,邻居们大概率没有音信,至多是社区工作人员去探望一番。那么在那时候的老北京胡同里面,是如何应对的呢? 社区工作人员基本没出面,反而是几位近邻商量一番,最终每家一天伺候这位奶奶,食物上自家吃什么奶奶吃什么,生活上各显神通帮把手做完。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一百天也是奶奶变化的一百天。首先奶奶逐渐对人热情了,毕竟现在吃食都是大家主动拿来的,给点笑脸并不困难。其次奶奶的生活好像越来越有生气,偶尔也会主动说说话。 最大的变化来自小孩们自发的帮奶奶做清洁,大孩子小孩子每个人都出点力,将奶奶的老房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边,窗明几净下房子上的木雕展现了岁月的静美,让大家看着都痛快。 因而,即便奶奶痊愈后,也改变了一直以来独行侠的状态。她能乐呵乐呵的同邻居们交往,主动聊聊过往岁月,且不说物质生活有多大改善,至少心态上平和安详了不少。 北京胡同的人情味挺养人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szhj/11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花猫三丫上房了有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