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药不忌口,浪费医生手”,医院就诊开完处方后,医生往往会叮嘱一句“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发物、海鲜、饮酒等”,这便是“忌口”。张仲景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忌口是服用中药时的一项重要的注意事项。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中药太苦了能加糖吗?应该用什么样的锅煎药?要同时服用西药怎么办?其实服用中药时的禁忌,大多应该是疾病本身的要求——与身为害,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问题吧。

01.中药用什么器皿煮效果好?

一般中草药的煎煮,建议选用砂锅,因为它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因为某些中药可能会与这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效果,比如用铁锅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药时,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

02.中药和西药可以搭配一起吃吗?

如果同时需要服用中药和西药,两者需要隔开30-60分钟以上服用。目前大部分中西药之间的化学作用尚未明确,同时口服,很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不建议同时服用。例如中药里的大黄和西药的消化酶制剂同时服用的话,中药会吸附或与消化酶结合,影响消化酶的活性。

03.中药可以加糖服用吗?

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在中医里糖也是有药性的,例如白糖性凉、红糖性温,随意添加的话有可能会破坏原有汤药的药性。

但是如果小孩子因为怕苦而服用中药比较困难,可以酌情添加一些蜂蜜或者冰糖,来有利于孩子把药喝进去。

04.吃中药不能喝浓茶?

服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喝茶,尤其是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很容易与中药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

05.吃中药能喝绿豆汤吗?

民间认为绿豆有解药的作用,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绿豆甘寒,可以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但其解的是人体摄入的有害药物或食物后产生的热毒,而不是解所有药物的药性。

如果疾病性质属热,如患中暑、便秘或急性炎症疾病,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等,采用清热类中药治疗时,喝绿豆汤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果疾病性质属寒,如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受寒后腹痛、腹泻、痛经、关节冷痛以及其他症状出现或加重时,此时需要服用温散或温补的中药治疗,则暂时不要吃绿豆,否则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

06.吃中药时不能吃发物?

中医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在祖国医学中,认为“发物”是能引起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和加重某些疾病之物。凡食性与病性相同者,皆为发物,就是说寒性食物诱发和加重寒证,热性食物能诱发和加重热证,所以皆可认为是发物。

#按照发物性能分为七大类#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二为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三是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四是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五是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六是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七是民间长期实用结论性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中医治病离不开辨证论治,忌口也不能忽视“辨证论忌”,如疾病属寒证,症见体质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热,四肢发冷等,则应忌食寒凉生冷之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热证见面目赤红、发热、痔疮下血、失眠心烦者,忌食生姜、辣椒、大蒜、油炸物等。END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zltx/1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