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小,不懂事,长大就懂了。”“他还小,别逼他学习,长大就知道学了。”“惹他哭干什么,他又不懂,长大就好了。”“孩子小嘛,难免会犯错,也不要要求太高!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的呀,树大自然直!”生活中,这样的声音和思维随处可见,不少父母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毫无办法的时候,都是这样安慰自己或者安慰别人的。那孩子长大了真的就好了么?上大学了算长大了吗?看看下面的调查吧。年开学之前,每一位浙大新生都收到了一份包含25道问题的“大学生成长状况调查表”。这份90%以上新生填写的问卷结果分析显示学生学习习惯让人担忧——7%以上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大学教学不同于中学教学,教师不可能与中学教师一样重复多次去讲解某一知识点,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计划性要求很高,而问卷上的一项调查结果让浙大的老师们颇有些担忧。这份问卷以“在下列表述中,哪几项是你的常态行为?”为题设计了12项与良好学习习惯相关的问题.收回的问卷中,没有一项被所有的学生选择,最高选项的选择人数只占学生总数的71.64%,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离娃太远了?那看看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研结果。课前准备:每天能带齐上学用品都不足70%,铃响后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交头接耳的,高达36%,孩子的习惯堪忧。上课听讲:能够完全做到专心听讲的不足20%,这“二八定律”简直是太准了,而且年级越低,上课专心听讲的比率越低,所以你明白为啥许多娃初三天天喊苦喊累了吗?都是初一就欠下的债!课堂笔记:调查结果和听讲类似,能够坚持记笔记的不足40%,能让笔记变得有效,愿意看笔记复习的竟然不到18%。作业:能够做到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孩子不足40%,做完作业后能够自觉检查验算的不足20%,超过60%的孩子依赖父母检查或者同学间打听结果。复习习惯: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37.7%;课后马上复习的占35%;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不断适时复习的占17.6%;无作业时,能主动复习的占36.39%;而在考试前,竟然只有65%左右的孩子真正在复习。所以,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出在学校,细水长流的毛病你指望孩子通过长大慢慢改正?结果问题没改正,你报了一堆补课班,以为一周三个小时能治好“病”,可“病”在学校,不是课外班啊!所以,管孩子要趁早,不要相信什么“树大自然直”,一位森林管理员讲过:“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有充足的养分。如果小树苗受伤了、被折了,营养输送不通畅,它的生长就会缓慢。一旦小树周围的树长大,小树再长成大树的几率就小了。因为,这时候的小树,既争不到养分,也争不到阳光。”

一棵树在树苗时期受伤了,就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了。

也就是说,“树大自然直”的前提是“树小不受损”。小学时期的孩子最不容易发现差异,但也是问题积累的关键时期。有位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孩子基本不用管,随便学,都会学会。另一位说:对对对,我们家孩子刚上二年级,他们一年级期末考试,一个班双百的几乎要占一半以上,差点的也能考到95,你说,差别能有多大!还有一位说:嗯,一二年级根本就拉不开差距,所以,别太在意孩子成绩,等三年级以后再抓也不迟。但不知道有句话你们听过没:“你孩子考99是因为他的能力只能考到99,别人孩子考是因为卷子最高分只有。”小学生的问题都在于细节,且当前看上去根本不严重,但“病情”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比如,小学阶段基本功不注意训练,各种算得慢,读的慢,但是小学不要紧啊!也没多少作业啊!到了初中呢?写不完作业了吧?一写就错吧?各种睡得晚吧?你以为是初中压力大了?那压根你是自己实力弱好吗!比如,小学阶段就不懂上课规矩,认真听讲根本做不到,但是小学不要紧啊!讲的也不难啊!自学都没问题啊!到了初中呢?突然懵了吧!初二开始各种不会了吧!初三变成天书了吧!你以为是初中难?你丫好好听讲了吗?比如,小学阶段就不爱主动做题啊,让自己做点题比登天都难,好好学习30分钟堪比奇迹,但是小学不要紧啊!课内考好根本不用做题啊!小升初考不上爹妈给找关系啊!到了初中呢?呵呵,别说你不做题,多少做题的还考不好呢?你以为你还是学习方法问题?这个态度,啥方法都救不了你。所以,聪明的爹妈都会从一出生就看好孩子,不放过一个可能成为问题的细节,做初中老师的小石头也总说一句话,基本上,负责的家长把初一负责过去,大部分孩子就都定型了,初二开始,青春期来临,你想负责,你孩子也不给你“机会”了。因此,人性本善,但善不代表一定会优秀,优秀需要的不是善,是克制。教会孩子克制,才能给他优秀的能力,一个自然长大的人,永远学不会克制。这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没有之一。小石头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pzff/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