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218048811102542&wfr=spider&for=pc

JLU

吉大

心声

01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地球科学学院本柯皓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百日,三月有余,借月光叙说百日之行,记心路所往。

初至,是八月的十五,登上离乡的航班,还可见一缕月色。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想是飞行带来的眩晕,是昏昏沉沉到了北国。那是阴郁的中秋,估摸着离家远行的缘由,是难见了明月。不过,幸甚于飞机冲破云层之先,我得以窥见那最后的一轮玉盘。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进得了东北的吉大地界,于北方难寻觅家乡小镇熟悉的风物。离家两千多里的悲苦,困人心的迷惘。漫步者,误入了林间的木伐道,走出去了,有的是不一样的光景。烈日经随波光投影下水的色谱。是有了清湖水源的牵绊,江南的游子也是安了心,此心安处是吾乡。余既是见着了心中的定见,可定暂住于此。

多是迈开了几步,算是循着了历史的厚重。载着六院经历的史馆。明了了地院的前世今生、光辉历史。从上世纪的“老三样”上山采样,到今日地学人登极探岩,极大拓展了人的精神视野。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鼎新之意,不可局限于一图书馆或是一楼。鼎个人精神之新,新民心之新,才可见大学精诚。

校园内,总可见的晚霞千里。是夕阳投影的丽影,映着来往人的形影,见着了心之所向。

初来吉大,更能让我感到所讲的大学之谓的。便是在一次偶然的就餐过程中,听得邻桌的陌生学友在论慧能大师关于菩提明镜的是非。时人见目前一枝花,如梦中相似。

另一日,于湖畔观书时,在抬头的罅隙间,我瞥见了一人一鹅的相映。黑衣与黑羽,是人世间的遗世独立,享受天人合一的理想样态。

宋治平体育馆的灯光映照清湖的深邃,凝望回集体无意识的心湖。物理面上的湖与精神面里的湖引起的共振,激荡起水与人的激流。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那次的层云也为吉大带来了不一样的烟火。密云如刀,明确了天穹的分野,定下了天人的地界,更是实践起月色的分流。

是满了一个农耕月的轮回,从初期月由圆向缺的叹息,转换为自新至满的繁华,余立于清湖侧,借家月怀乡。

又是见着了萧瑟北国中斑斓的精灵,高傲的喜鹊想来是不见俗世的眼光,是凡人仅可见其尾羽的。

校园里的可爱校友勾勒出灵动的雪的生灵。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闲飘上路呈丰岁,狂舞中庭学醉春。

江南来的学子未见过鹅毛的大雪,是见识的浅薄。对冰雪的未知让人疯狂,走几步便是一笔狂草。

碎剪琼英,高林低树,巧装匀缀。

是“冬宜密雪,有碎玉声”的灵动。

覆着雪的吉大是不同的风光,莹白,且明艳。

从半是湖水半是冰,到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水的物相转换,更是人面对不同情景的态度转变。

我们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的山口,我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的路径。我们待在那儿不动,就会被冻死;若是误入歧途,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我们无法确知是否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该怎么做呢?“你们当刚强壮胆”,往最好处努力,不要说谎,我们要睁大双眼,昂起头颅,走好脚下的路,不管它通向何方。如果死神终结了一切,我们也拿它没办法。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就以大丈夫气概坦然走进下一幕,无论它是什么样子,不要做巧舌之辩,也不要掩饰自己的真面目。

我与吉大的百天,既自月始,当伴月光而终。是早起时遇见的下弦月,挂于树梢。为人,欲上青天揽明月;为学,欲求上进观天地。

02

我与吉大一百天

地球科学学院研陈莉媛

“各位旅客,列车即将到达长春站,请在长春站下车的旅客准备好自己的行李下车”。经过一天的旅程,车窗外的景色由波光粼粼的荷田连接着绿油油的稻穗,转变为遍野的牵牛花镶嵌在一望无际的麦地上,最后是直挺挺的白桦伴着硕果累累的苞米地映入眼帘。我终于到了这个“传说中”“美丽的长春坐落在美丽的吉大”的独特的城市和别具一格的校园。

初识,是惊艳。鳞次栉比的房屋好似争奇斗艳的孩子,不约而同地披上了心仪的衣裳,有深沉的灰、热情的的红、透彻的蓝、简朴的棕、尊贵的黄……这五颜六色的“衣裳”好似豪爽的东北人献给冬天的独有浪漫;窗台上、阳台边、花坛内、公园里,或是一抹新绿,或是一簇昂扬的红,或是一丛淡雅的紫,或是一片随风摇曳的五彩斑斓,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都是生命的活力,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儿活力的挥洒;无论是暖心的防疫包、精美的纪念品还是“我在吉大等你,从寒武纪到第四纪”这亲切的欢迎和其中蕴藏的浓浓的地学情怀,无论是亲切、负责的老师,还是热心、直爽的同学们,都让我惊艳!

相交,是深思。19世纪初期的德国,慢悠悠的马车载着乘客在有些泥泞的道路上行驶着;一旁老伯肩担着蔬菜和果品进城售卖,扁担在肩头吱呀作响;路过一个小伙儿一边揩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挥舞着长鞭督促拉车的马儿,身后的牛奶在木桶中晃晃悠悠……基于19世纪初德国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进步,但由于分裂和割据国内统一市场难以形成的历史条件下,伟大的经济学家杜能通过抽象和假设研究了孤立国的生产布局,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而今,公路、铁路交织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川流不息;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并走向繁荣;高楼林立,商业、服务业迅速崛起。世界日新月异,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几经变化,而它依旧在那里,发挥着它的作用,散发着它的光芒。

导师说,学习农业区位论不仅要了解它是什么,更要了解杜能探索这个规律的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在两个世纪的今天仍焕发光彩,是因为杜能拨开了一切纷繁复杂的东西,而从中找到了最本质的规律。我们做研究也是一样,要拨开冗余,去寻找规律,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研究。

于复杂中探索出能造福后世的一般性规律也许是我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但是一生的奋斗方向和前进目标,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坚定地说:我一直在路上。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是我要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更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和吉大相交后的深思。

相处,是共勉。犹记得中学时,学校高价购入了一颗雪松种在花坛里,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南方,微风和煦地抚摸他的针叶,细雨温润地浇灌他的根须,但他却总是焉嗒嗒的,没有繁茂翠绿的衣裳,没有挺拔的枝干,只是瘦瘦瘪瘪地在花坛里立着;而吉大校园里的雪松和印象中的他全然不同,他挺拔,他繁茂,他苍翠欲滴,他迎着朝阳,他饱经风霜。冬天,大雪了会压弯他的枝丫,为他添上一件雪白的衣裳,眼中的他是一片雪白加零星的棕,然而来年春天冰雪消融,寒冬不再,雪松复苏,依旧葱茏。也许彻骨的寒冷是雪松的良药,抗住了冰雪才会迎来希望的朝阳。

我见过嘎嘎甜的菇娘果,见过诱人的冰糖葫芦车;我见过古朴、庄严的地质宫,见过宫内安静、专注的自习大堂;我见过白雪皑皑的吉大校园,见过铲雪的少年们青春活力的模样;我见过从朝阳校区到地科院途径三个红绿灯路口的路途,见过清晨和傍晚背包途经的身影;我见过挺拔立于风雪的苍翠雪松,见过坚定迎着风雪的吉大学子。

一路向北,一心向吉,一生向上。我与吉大的故事未完待续。

03

遇见吉大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王淼

初遇吉大,是在今年九月开学之际。

犹记那天的微微细雨,丝丝缕缕浸透发梢,我挥手向家人告别,只身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步入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虚度了快乐的毕业假期,在踏进吉大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才真真切切被填满。除却离家的伤感,我总归是欣喜与自豪的。

忽地想起一八年高一伊始,班主任发下一张卡片,希望我们在背面填下心仪的大学。或许是命中注定,亦或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在高一的那个早秋,在提笔写下“吉林大学”的那刻,我的命运便悄然缠绕于此。过往岁月默默铺垫成脚下路途,终是指引着我来到这里,遇见吉大。

都说细雨中的邂逅最为浪漫,就这样,我与吉大初相识。

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总是令人迷茫,我的好奇中也夹杂着些许畏惧。幸而人间依旧温暖如故。学长学姐的热心帮助,同学室友的融洽相处,无一不令我感到幸运,也使我渐渐适应了与以往十七年大相径庭的生活。

我会时常想念军训的那段时光,苦中作乐地打拳翻版与肆无忌惮地打闹嬉笑。穿着绿色的迷彩服在足球场上打滚,挥着红色的小国旗在鼎新楼前歌唱,军训的日子灿烂而明媚,即使秋风瑟瑟仍吹不熄胸膛那炙热的跳动。

军训结束后,我期盼整整十二年的大学生活就此开始。

每天都被学霸室友拉着坐在第一排与高数老师对视,我开始觉得微积分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恐怖;闲暇时和高中的朋友们通话,一起怀念曾经的岁月也共同向往今后的日子;下课后和同学搭伴儿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享受着属于我们的充实生活。

我喜欢望着月亮走路,于是李四光楼到湖畔餐厅的距离被无限拉长。从圆满到残缺,从残缺到圆满,同一轮月,却日日相异。当我觉得自己会一直走到月亮上时,眼前的细碎灯光又将我拉回这浪漫人间。

晚修课的路途总是自在而悠长。比起孤独,我更愿称之为自由。从三教走到宿舍楼,往往要跨越大半个校园。身上裹紧厚厚的外套,耳机里播放收藏的歌单,我独自漫步校园里,去探索未曾见过的风景。每每这时,我拥有无尽的自由光阴。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我一面告别了过去,一面向往着未来。过去的十七年里,我从来是被动的,永远等待被人安排,永远害怕落得失败。于是乎,我决定作出改变。

起初与室友组队一同参与了辩论赛,虽然遗憾被淘汰,却也拥有了一段难得的回忆;随后又报名了青创准备参加面试,结果没有进入第二轮。我深谙自己能力不足,曾失落也曾懊恼,但我不服输亦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在学长学姐们的招新宣讲后,我再次报名了团委与新媒体中心的部门,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了两个部门的志愿者。我慢慢敢于发言,开始上台演讲,参与不同的活动,在迎新晚会上也参演了节目。

慢慢地,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的伙伴,我们相聚吉大,一同努力,一同进步。在这儿的每一天,即便是最平淡的日子里,仍旧闪着荣光。

与吉大邂逅的五十天,金黄的落叶渐渐被冬雪埋藏。

北国的秋向来短暂,十一月初便开始纷纷扬扬洒下雪花。我漫步清湖旁,湖水还未结冰,可呼啸的风里已然有了些寒冬的味道。

从小生长于此,我对雪的喜爱早已在岁月的打磨中慢慢淡去。来自南方的室友们显得很兴奋,拿起手机和亲人朋友分享。我笑着说,我们去堆雪人吧。没有丝毫的犹豫,我们穿好装备飞奔到楼下,我团起一只雪球砸过去,开启了一场由偷袭引发的“恶战”。嬉笑打闹,好不快活!天色渐暗,我们仨堆了一个又丑又可爱的小雪人,分别与它合了影。细细想来,似乎自从上了高中,那三个漫天飞雪的冬季都是在繁重的作业与考试压力中熬过,我再没有如此快活地玩过雪了。

一百个日日夜夜从掌心溜走,我不断思考也不断回首。在无数的时间与空间里,我曾无数次地思考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又是否正向着自己所期待的模样生长着。为国家献力量,为家乡谋发展,我想,我正昂首踏在征途。

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那边还是路,未来如何却是个未知数。索性整理心情,再次出发。于黄昏漫步清湖,看看日落吹吹晚风,翘首期待接下来的每个日子,无论欣喜与否,都是来自生命的馈赠。

好在万物同日光般无尽温柔,我知岁月与人间从不负我。相信无数个我们,正站在这里,相聚吉大,一同将青春奉献祖国。

一百天,幸识吉大,幸识吉大人。来日方长,还请多多关照。

04

我与吉大的天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李蕴哲

一晃又一眼,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和吉大一起度过了多个日日夜夜,在这里观看了多个日出日落。

清晨,伴随着天际渐渐泛白,嗅着黎明的芳香醒来。迎着第一道光,透过手指间看着天,哈口哈气,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傍晚,走在渐渐拉长的影子前面,抬头一看,夕阳照我一遍,似她眯着眼。我缓缓的向前,又想起那个快要过完的春天,好像很甜,很甜。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眼看青天行白云,异乡人醒醉在乡。我不禁想起,原来我已离家很远。天上月如钩,不知家中吾母,新添皱纹有无?

雪是南方散客,卿是人间绝色。在吉林大学,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听着南方朋友的感慨,这迎来初雪的吉林大学,大抵似那大雪中的一位撑伞的佳人,教人不禁感叹一句:眼不敢动,心魄动也。

在吉大这一百多天里,更多的还是忙碌的学习时间。是在图书馆里抿上一口微涩的咖啡,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斜斜的洒在脸庞;是再次提笔至半夜,看着漫天的历代星辰,听着耳机里的歌儿,便是极好了。

偶有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走着,走着,看着匆匆的过客。有执彼此之手的情侣,说着道不尽的情话;有挑灯夜读的读书人,不见欢笑语,但闻书声朗。皆是意气风发少年郎,数不尽写意风流。

天上月,人间月,负笈求学肩上月,年年岁岁缺又圆;山间风,水边风,学堂书斋翻书风,风吹浮萍有相逢。初入大学,我也遇到了很多新朋友。相见皆缘,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切才刚刚开始。好像人生就是这样,送走了一段生活,又迎来了下一段生活。刚刚步入大学生涯的我,似那稚童懵懵懂懂的开始看待这个社会,而一睁眼,便是这美丽的吉大了。

山高水阔,远方的路还等着我去踩下属于自己的脚印。青春正年少,春风萦我袖。在吉大的日子还有很多,所以和着悠扬的校歌,向前走吧。前方有功名待考取,前方有职位来报国!

05

北国之约(节选)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刘阳

.9.20,怀揣一腔孤勇,穿越四千里山河,赴一场梦的约定。

.9.22阴雨连绵的报道日。见识了“像是来早了一个月”的降温,也见识了“还没开口行李就被接过去了”的司机师傅和师哥师姐们的“吉大式”迎新。

初雪骤至,第一次听说一个叫“雪休”的词。似乎北国风光还游离在我想象的边疆之外,目及之处皆皑皑,裹挟着新奇的色彩入我眼帘,一时辨不清天上人间。有时,因这新奇感到陌生,感到疏离感到迷茫感到一股乡愁没来由地翻腾在心头。但更多时候,正是因为这新奇,每一天都闪烁着希望、生机与无限可能,都是崭新的开始,都是我的新生。

经信楼的无数日落。

抬头看天,风光无限。

.11.1足球赛冠军(全班围坐在绿草坪旁摇旗呐喊,见证他们一路过关斩将,然后登上领奖台~我们是冠军!

.10.12第一次班级团建(挤下了34个人的大大大饭桌

.11.16心理辅导课

.11.28年纪联谊(来分享经验心得的师哥师姐里有的是“思源计划成员”,有的保研北大,有的曾入选全国青马工程…能侃侃而谈,也能虚若怀谷。因为吉大,得以幸见更广阔的天空)

一百天够长,长到足够让我对吉大渐生情愫,足够让吉大于我,不再仅仅是身上众多标签之一的存在,而是我的精神家园,是我即将扎根的沃土,我启航的此岸。

一百天也太短,短到我们还有好多好多的倾诉还掩于唇齿,好多好多要一起做的事情还未付诸现实。

我与吉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排版、校稿:李牧鸽白佳润

审阅:王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1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