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老作家叶广芩是“京味文学”的领军人物,成人读者多是通过《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作品认识她的。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近年来创作的《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闯祸了》等作品在少儿读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一些还改编成了儿童剧。叶广芩的儿童小说,多与动物有关,反映出儿童文学领域,自然文学、生态文学创作的持续升温。她最新的儿童小说是“动物与孩子”系列,作品的主角是秦岭大山深处的珍稀野生动物们,《熊猫小四》作为其中的第二部,主角是一只憨态可掬又调皮机灵的熊猫幼崽——小四。成长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成长书写的艺术水准决定了儿童文学作品的高度。《熊猫小四》分十一章,讲述了小主人公汪汪偶遇一只遇险的熊猫幼崽,进而救治它、收养它,在朝夕相处中与熊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最终与它相忘于山林的故事。小说通过将人物的成长与动物的成长关联在一起,传递出对人与动物如何建立内在生命联系的思考。大自然是汪汪成长最好的启蒙老师,与熊猫小四的相遇给这个大山里的小男孩提供了成长的契机。他所在的三庙村时有熊猫出没,爸爸竟然能把熊猫喊出竹林,喊到自己面前,汪汪也渴望着自己能有这样的本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一只被河里石头卡住的熊猫幼崽,在别人都要放弃的时候,汪汪执意要救它,并给它起名小四(意思是排行老四,村里常出没的三只熊猫分别叫“一猫”“二猫”“三猫”),和奶奶一起悉心照料。小四在人们的关心下日益康复,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伴。直到来这里调查大熊猫野外生存情况的“猫调队”凌队长知道了这件事,小四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凌队长觉得熊猫被当成孩子养,吃羊奶、蜂蜜、苞谷糊糊、烤山芋,会失去野性和野外生存能力,必须把它和人隔绝起来,找机会送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去。送小四出发前夜,它破窗而逃,回到了自然的怀抱。这条故事线索,以汪汪与小四之间的互动展开。从奄奄一息到活蹦乱跳,汪汪通过小四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从朝夕相处的愉快玩耍中,汪汪看到了生命的可爱;从小四被关愤怒地向小主人发起攻击中,小四看到了生命的野性……这些宝贵的经历增进了汪汪对生命的了解与敬畏,而与动物的亲密接触,更让他在认识生命之外,与它们建立起内在的情感联系,获得了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汪汪学会了如何面对失去。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一生中总是在与他人告别、与过去告别,甚至还要不断与最心爱的人或事物告别。面对小四将被送走的事实,汪汪难过得吃不下饭,甚至钻到父亲为小四打造的木笼里不愿出来。当他最终接受山林是小四最好的归宿时,我们的小主人公无疑已经学会了如何对待告别。他意识到,生命有共通之处,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规律,不能因一己之爱而自私地违拗小四的天性。毕竟,与野性生灵的相处之道首先应该是尊重。作者传达的这个主题,无疑给阅读此书的小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熊猫小四》还是给小读者的一堂生命教育课。小说的另一条故事线索在“猫调队”成员小周与汪汪之间展开。小周是北京来的大学生,他对汪汪关爱有加,是一位称职的启蒙老师。小周给汪汪讲熊猫的故事,传授科学知识,给他好吃的巧克力,并让父亲寄来画笔让汪汪画画。当汪汪被小四咬伤时,小周背着他夤夜走了几十里山路送到乡里就医。面对艰苦的调查工作,小周因热爱而不顾自己的冻疮和山路的险峻,最后不幸牺牲在寻找熊猫的路上。当孩子们发现小周的遗物时,内心的难过溢于言表。最难过的当然是汪汪,他戴着妈妈做的小白花,握住小周叔叔冻疮已结痂的手,心想“如果再用奶奶煮的雪水洗几次,这些冻疮就会好了,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在小周身上,汪汪看到了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也看到了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背后的付出与牺牲。他对小周叔叔说:“我将来也要像你一样,上北京的大学,研究大熊猫!”小周安葬在三庙村,他的墓碑是村民们从三星桥溪水中拉来的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看见你我们更热爱这片山林”。儿童文学如何书写死亡,向来是作家需要直面的一个难题,难就难在如何通过死亡,正向传达生命教育的主题。作家在这里并不避讳死亡,她希望小读者通过死亡感知生命的宝贵,进而反观自己的人生,确立自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如墓志铭所写“看见你我们更热爱这片山林”,这如启示录一般的话语,给汪汪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好的主题需要好的文学表达去承载。《熊猫小四》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缘于作家的亲身经历。上世纪80年代,叶广芩在报社当记者,几乎每年都要去秦岭自然保护区采访。年以后,叶广芩又在秦岭腹地老县城村生活了九年,接触过不少动物,也结识了不少山里的孩子。不仅是书中的环境、故事,一些人物甚至动物也有真实的原型,比如汪汪和小周,一个是叶广芩看着长大的山里孩子,一个生前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学生,而小四则是佛坪的赵铁军在山野中救助了一只熊猫幼崽。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时,作家的语言风格不乏幽默俏皮,比如一猫来屋里串门,作家写“后门晃晃悠悠地进来了一位”,另起一行写“——大腹便便的熊猫”,好似抖包袱。又如汪汪听小周讲解了什么是“亚种”,把这个词用到小周给他的巧克力上,说“巧克力是芝麻酥糖的亚种”。《熊猫小四》有轻松俏皮好玩的一面,也有严肃沉重感伤的一面。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凯斯特纳认为:“在我们当下这个世界里,只有对人类持有信心的人才能对少年儿童有所帮助。他们还应当对诸如良知、榜样、家庭、友谊、自由、怀念、想象、幸福与幽默……的价值有所了解。所有这些就像恒星一样在我们上空闪耀,并一直存在于我们当中。谁能把它们展现给儿童并讲给儿童听,谁也就能引导儿童从沉寂中走出来,跨入充满友爱的世界。”毫无疑问,叶广芩笔下呈现出的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友爱的世界,作家将人类永恒的价值信念灌注其中,为小读者们的成长之路点燃了一束微火。(作者:张鹏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13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园子回归烟火气小胡同,北京儿艺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