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一年,吃块糖吧吃了糖,明年
“苦了一年,吃块糖吧”! “吃了糖,明年会过的甜一点吗?” …… ▲芝麻饧(关东糖) (一) 北方的小年,有一个特殊的节俗:给小孩吃麻糖。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每到小年将近,村里就一定会有卖麻糖的人来。他们多是挑着担子,又用一种特殊的腔调,把买卖吆喝出来。 在我们小孩看来,这卖糖人的吆喝声里,都带着甜味。 ▲卖糖人 (二) 麻糖就是饴糖,是一种官方的叫法。我们晋东南地区,叫“饧”[xíng]。也有的地方叫关东糖、灶糖、大块糖。 我们那个地方卖糖人的商品,一般分三种:饧瓜的、芝麻饧、饧圪蛋。这是我们县的方言,多数的名词后边,都加一个“的”的尾音。 这三种糖,其实都是麦芽饴糖。 饧瓜的,就是大块的饴糖,拳头大小,长的像一颗小南瓜。这是用来祭祀灶王爷的贡品,最后也多半是进了小孩子的嘴里。但是,我们觉得并不是太好吃,因为饧瓜的在天冷的时候,会很硬。如果是太大块的,就不好咬。还有,一大块的饧吃进嘴里,很容易粘牙。最后,吃着吃着,往往嘴都张不开了。 ▲饧瓜的 芝麻饧,就是空心管状的饴糖,大约比一支铅笔长一点,食指粗细,外边粘满了芝麻。有的,还会在空心管里,灌进白砂糖。这种灌入白砂糖的,特称为:。卖的要贵一点。普通的芝麻饧和高级一点的灌糖饧,是小孩子们的最爱。一口咬上去,酥脆的芝麻饧会立即顺着拉饧的纹路,裂散开来。芝麻的香和饴糖的甜,是儿时最难以忘记的回忆。 因为芝麻饧有易碎的特性,所以孩子们还发明了一种有赌博性的游戏:拽芝麻饧。 规则很简单,一根完整的芝麻饧,两个孩子,一人拽着一头。裁判喊开始的时候,两人一起用劲,芝麻饧瞬间就断成两截。手中长者胜,短者输——可不是吗,长的就吃的多,短的就吃得少,已然输赢自定。 拽芝麻饧,得用巧劲。越是莽撞的人,所得越少。可能发明这个游戏的人,只是为了多吃一截芝麻饧,可是在无意之间,锻炼了孩子们的智慧和力量。 ▲芝麻饧 除了芝麻饧和饧瓜的,第三种叫饧圪蛋。其实,就是拉芝麻饧剩下的边角料。大约只有樱桃大小,卖的很便宜,价格只有芝麻饧的三分之一左右,却没什么人买。村人一点不傻,饧圪蛋的价格虽然只有芝麻饧的三分之一,分量却可只有芝麻饧的十分之一。当然不会有人买。 ▲饧圪蛋 卖糖人之所以还会带着这种商品,目标是那些馋嘴孩子兜里的最后一毛零钱。馋嘴的小孩子们,总会设法得到一些零钱的,可能不够买芝麻饧,那就拿来买饧圪蛋。这样,小孩子的嘴巴,能够甜一甜,卖糖人也乐得把拉饧剩余的边角料都换成钱。 (三) 甜其实是苦。 在全世界范围内,制糖业发展的都比较晚。传统的农村社会,几千年来的甜味剂都是及其稀缺的。因此,难得的甜味,往往和幸福的感觉关联在一起。 今天的工业化制糖极其发达,甜味剂已经呈现超量泛滥使用的状态了。虽然仍然有很多现代人饮食嗜糖,但没有谁,会再把甜味和幸福联系在一起! 甜味,因为稀缺而珍贵;生活却因为稀缺的甜味,而显得苦涩。 ▲拉饧 (四) 爱和爱的表达,是两码事。 传统的村人,往往会因为繁重的耕作劳动,而性情木讷。所以,在如何表达爱这件事上,往往表现的迟缓而宏大。最典型的就是,藏在这芝麻饧后边的爱。 一年劳作辛苦,农村的孩子们也跟着苦。并不是他们的父母看不到这苦,天下没有欣于儿女受苦的父母。问题在于,村人必须首先考虑生存,然后才考虑爱。 我常常怀疑,必须用饧瓜的来祭祀灶王爷的习俗,就是村人为了疼儿女,而故意臆造出来的民俗。当然,村人们一般这样解释:用饧瓜的来祭祀灶王爷,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回天庭述职的时候,不要乱说。 饧瓜的吃起来的确粘嘴,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在质朴和木讷里生长起来的爱,和现代快节奏社会里的爱,其表现形式是截然相反的。 现代人恨不得时时把爱挂在嘴边,甚至希望对方在梦里都说爱。 质朴的爱,不用言语表达,只是默默地为他造一个节日,一个充满了甜味和幸福的节日。芝麻饧,就是藏了一整年的爱。 迟缓,但是宏大。 ▲祭灶 (五) 芝麻饧是如何制作的,其实我并没有亲见过。只是知道,它的原料是小米。 小米是一种小品种粮,只在山陕两地多见。今天的主要粮食,一是水稻,二是小麦。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小米是陌生的。或许提起小米,人们想到更多的,是雷军的手机品牌。 但在晋南不是这样的。 在我的家乡,小米不仅是天天不离的粮食,更是革命精神的符号。 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是一种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有人和我说,现在连航母、歼20都有了,还一天到晚念叨着“小米加步枪”,有意思吗? 我说,有意思。 中华文明是黄河和长江哺育出来的。长江流域是稻作文明,黄河流域就是小米文明,小麦只是原产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舶来谷物。 ▲小麦 小米就是炎黄子孙的精神来处。 这种精神从黄帝逐蚩尤,一直流传到了抗击日寇,粗浅一算至少五千年了。五千年的传承,你觉得没意思吗? 一颗小树苗慢慢生长,会在光秃秃的枝丫上,长出叶子,开出花朵,结出果实。甚至还可能嫁接一两种其他属种的枝条。 但无论如何,它还是那颗原来的树。 ▲小米 (六) “苦了一年,吃块糖吧”! “吃了糖,明年会过的甜一点吗?” “是的,吃了糖,明年就会过得甜一点”! 髯忘川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3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知否,知否,人参如何选用
- 下一篇文章: 拿苏联钱却跟苏联翻脸的三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