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叉苦
一、简介 三叉苦,中药名。别名三丫苦,三桠苦,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的根和叶,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阴干备用。三叉苦生于丘陵、平原、山地、溪边的疏林中或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三叉苦枝叶多已切成碎块。茎皮表面灰青色,间有白皮斑,皮部易脱落,木部白色,致密细结。茎枝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具油臆(哈喇、败油)气,味苦。完整叶片展平后呈3出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纸质,先端长尖,基部渐窄下延成小叶柄,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叶上表面黄绿色,光滑,可见小油点,叶下表面颜色较浅。揉之有香气,味极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 二、功效与作用 1、味苦,性寒;归肺经、肝经、胃经。 2、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热病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热毒疮肿、风湿痹痛、湿火骨痛、毒蛇咬伤、胃热痛、跌打肿痛等。外用治肤湿热疮、皮肤瘙痒、痔疮等。 三、用法与用量 1、内服:根15~50克,叶15~25克。 2、外用: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或煎汤洗患处,也可阴干研粉调制软膏搽患处。 四、注意事项 1、性寒,不宜过量服用; 2、脾胃虚寒者慎服。 禾蓓农业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3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份百年手工小吃,2块钱都不到
- 下一篇文章: 鉴定中药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