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现代人必得的心理病,看看你中了哪一种
之前刷微博看到 罗勒酱的一条动态——她画了九种现代人的心理画像,或者说,症状。比如“讨好上瘾者“、“打电话恐惧症”......都是常见又普遍的。甚至有好几种症状,和我的日常行为一模一样,简直准得可怕。 这条微博下,人人都在对号入座,认领病症,然后倾诉自己类似的生活习惯。 想起她在这条微博的开头配文: “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态。” 突然觉得在评论中高呼悲惨的人们都有些可爱。 生活很难熬啊,所以给自己加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症,在苛刻的成人世界中,找到一点让自己喘息的理由。 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迎战。 关于这九种人格综合症,我又多延伸了一些解释,想知道你是哪种人格吗? 往下看就知道了。 1 /删朋友圈癌/ “所有的朋友圈都是一次性的,读完就没了” 最大的特征是朋友圈数量会保持在一定数量内,大概2-3屏能看完的程度(如果不行就改成三天可见)。 其实很喜欢发朋友圈,发之前会p图、斟酌文案以及标点几十次不等。 发完朋友圈会不停看手机,显示“1条新消息”就会很开心,但故意不点开,攒到几十条的时候可能会截个图留存(几率很小)。 有至少10个分组。 本质是极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希望营造出的形象特征:高冷,高级,社交能手。 会在深夜发一些(看起来)掏心掏肺的话,期待别人看到,又不希望别人看到。 “醒了删”重度患者。 2 /付出恐惧症/ “想让他付出多少,必须成倍给予” 在友情爱情亲情里都属于小心翼翼的一类人。 与其说是不敢付出,不如说是害怕自己付出得比对方多。 会暗自做各种比较:暗恋一个男生,先表白是不是太掉份了? 她去年没给我发生日祝福,今年我还要给她发吗? 并且觉得这样很累。 笃信七堇年的“感情是一杯酒”理论,上一个人碰洒了就只能往酒里兑水——反正只有越来越淡的份。 如果问他们为什么小心翼翼,他们可能会回答: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3 /沉默型话痨/ “线上线下多重人格随意转换” 微博上: 骚话十级学者。 放彩虹屁给爱豆打call不在话下,表白喜欢的博主张口就来。 有比现实强烈一万倍的表达欲和倾诉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7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软性毒品rdquo卖出
- 下一篇文章: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