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不同文化领域的周末
周末活动回忆录 传统三四月茶果美食实践制作 亲子美食DIY 健康瑜伽中药知识学习 趣味手工DIY 桥头、圩仔、平东、平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艾”相随“爪”相伴 谈及广东的传统饮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而在不同的季节,茶楼也将会推出不同特色的茶点。如:清明前后吃艾饼,胜过人参说法。夏季开胃生津的泡椒凤爪等。如何更好的了解茶点中艾饼﹑泡椒凤爪的制作流程?桥头文化室于年4月8日下午邀请了桥头﹑平东﹑平南﹑圩仔社区居民开展了“艾”相随“爪”相伴活动,活动共吸引社区居民70多人参与。 -开心大合照- 艾饼,又叫艾馃,是一种汉族客家小吃。每逢清明节前后,也就是艾草长得最鲜嫩的时期。因为清明时节天气阴湿,而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吃艾粄正好适合祛湿温补,所以有了吃艾饼,身体强健,胜过人参之说。本次活动邀请了专业的甜点师傅进行现场教学制作,首先由社工介绍艾叶的功效,接着由师傅带领社区居民进入艾饼的制作环节,艾饼的制作离不开新鲜的艾叶,将新鲜的艾叶打成叶泥,加入一定比例的糯米粉﹑淀粉﹑糖揉成团状,在捏成一个个小团,里面包入红豆沙馅后放入模具板中按压成形再倒出来,倒出来的艾饼不仅成了一个个圆形的饼状,而且上面还印着美丽的花朵图案。看到从模具里倒出来的艾饼,社区居民一个个赞叹太漂亮了,纷纷拿起艾饼进行拍照留念。经过大家半个钟的努力,终于把半成品艾饼放入蒸笼进行蒸煮。在经过20分钟的等待后,艾饼终于出炉了。社区居民纷纷开始品尝起艾饼,艾饼的口感不仅香甜﹑糯,还有一股浓浓的艾香味,让居民们赞不绝口。 -艾泥制作- -艾饼模型制作- 泡椒凤爪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小吃之一。以麻辣有滋、皮韧肉香而著称。此款美食具有开胃生津,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制作过程比较讲究,这样才能使泡椒的劲辣味道沁入凤爪中。首先将凤爪煮熟后迅速放入冰水中进行冷却,接着放入盐﹑糖﹑小米椒等适量的配料,让凤爪浸入调好的汤料中,再经过冰箱一夜的冷藏即可入味。不能现场品尝到泡椒凤爪,但参加的居民们还是非常开心的说,已经学到了技术,回家自己制作慢慢品尝。 -与艾饼开心合照- “艾”相随“爪”相伴活动开展,不仅让居民们学习到饮食的烹饪技巧,在不同季节吃特色食物的特殊功效,还在活动过程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居民们周末生活。 白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粤饮食—三乡茶果——三丫苦糕点制作 农历三月,古称上巳节,又称女儿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为了欢庆上巳节,传承本地美食文化习俗,年4月9日上午,白石文化室组织了20名亲子家庭到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制作“三丫苦”,了解三乡茶果。据祖先辈传说,三月三的“三丫苦”叶子是最嫩最好的,晒干后磨成粉来制作日常点心,并有清热解毒治感冒的功效。 -有经验家长分享- 活动邀请有糕点制作经验的家长作为志愿者进行现场制作演示,她把糯米粉与事先做好的“三丫苦”粉,水和油进行比例调配,面团制作好后用一小块面团包起红豆馅,然后用涂好生油的蕉叶包住制作好的面团,这样就做成了“三丫苦”。最后把做好的“三丫苦”放到蒸笼里蒸15分钟,就大功告成了。现场的参加者有些是第一次做“三丫苦”,有经验的阿姨热心地将自己多年的制作心得跟初学者分享,大家有其乐融融,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三丫苦糕点制作 活动过后,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都表示,今后还想参加这样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社区活动。既拉近了大家的邻里关系,又学到实用技能,了解到关于三乡更多的传统文化。白石文化室今后将继续发挥各自然村、亲子家庭阵地作用,开展各类型社区居民喜欢的活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 -活动大合照- 塘敢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少儿瑜伽齐齐来” 瑜伽,不仅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瑜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小朋友体验这种瑜伽文化,塘敢文化室联手前陇文化室于年4月9日上午,开展了“少儿瑜伽齐齐来”活动。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分为瑜伽老师讲自己学习瑜伽的心路历程,学习简单的瑜伽动作,冥想,分享学习瑜伽动作等相关部分。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表现积极,特别是在听瑜伽老师是怎么克服困难,一直坚持练习瑜伽,并为了自己喜欢的瑜伽一直坚持不懈所付出的努力的时候异常认真。听到这里,小朋友感触都很深,也表示自己也会向瑜伽老师学习这种精神;在学习瑜伽动作的时候,虽然小朋友之前从未接触过,瑜伽动作也略显生硬,但是还是一直跟着瑜伽老师学习;在分享环节,小朋友都很积极分享自己本次活动的感受。 -跟着导师动起来- 总体而言,本期活动在小朋友的笑脸中落下帷幕,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期小朋友的表现。 -活动大合照- “齐齐做寿司” 寿司是现在很受人们喜欢的美食,而寿司的主要材料是用寿司醋调味过的维持在人体体温的饭块,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鲜美,很受人们的喜爱。为了给塘敢村的祖孙辈提供一个同乐的平台,也能学会制作寿司这种美食,塘敢文化室于年4月9日下午开展了主题为“齐齐做寿司”的活动,促进祖孙之间的感情。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社工先示范做寿司的步骤,然后长辈及小朋友共同制作寿司,最后小朋友之间相互分享寿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成品出来啦- 在活动开始前,社工就做寿司的材料为小朋友讲解了一番,小朋友在此环节都听得很认真,并一一牢记在心。讲解完毕后,社工就示范一次做寿司的步骤,接下来就是长辈与小朋友共同制作寿司的过程了,先把海苔铺在席子上,把饭铺均匀,放材料等,小朋友在家长的循循善诱之前,一步一步地把寿司制作出来,因为是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小朋友都表示今天的寿司特别好吃;本次活动既能让长者们学会制作寿司,又能增加和小朋友相处的时间,不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大合照- 南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路在脚下之拖鞋DIY” 拖鞋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鞋子,而且深受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们的喜爱,在少年儿童们心中也有很高的地位。为了提高南龙社区的青少年儿童学习兴趣和DIY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4月7日下午,南龙社区文化室举行了第24期“路在脚下之拖鞋DIY”活动。 -全力以赴进行DIY- 本次活动共有18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比赛要求青少年儿童们用拖鞋原材料来DIY出自己心目中的拖鞋,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来构造出自己最喜爱的图案,本次文化活动分为三部分。 -社工辅导- 第一部分,社工首先让青少年儿童们了解到拖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增长了儿童们的知识;第二部分,社工们将买好的拖鞋手工原材料分发下去,让儿童们DIY出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图案;第三部分,社工让青少年儿童们把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展现出来,进行评判,排出名次。 -同学相互帮助- 在此次活动中,南龙的青少年儿童们体验了拖鞋DIY的创意无限。通过爱好和我们日常接触的物品相结合,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得到更多技能上的提高。 平东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遨游中药世界国粹是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最富盛名的“三大国粹”是中医、京剧、国画。已经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华医药文明之河今天继续着它的旅程,有着众多的传承者和追随者。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平东文化室于年4月9日下午开展了一期以中药为主题的文化周末。 -认真观察药草的特性- 此次活动首先由社工向小朋友讲解中药的来源,再讲解由艾叶、老姜、红花和益母草混合制成的药包的用处。然后再分开讲解每种药草的疗效,再让小朋友了解药草的形状与味道。最后分发一些药包给他们回去为自己的亲人制作一盆舒缓工作辛苦的中药汁。 -认真听讲解- -问答环节- 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搭建这样的平台,学生们才能更好的得到锻炼与全面的发展,深入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今后文化室将会继续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周末系列活动,宣传邀请到更多的小朋友与社区人员参与到社区开展的活动和了解更多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 -拿药包回家实践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szhj/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南奇葩水果,你吃过几种
- 下一篇文章: 破解谣言妈妈这么吃能减轻宝宝湿疹,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