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半东北老乡都吃过她家饭马丫新开首
置顶公号·每天有惊喜 ▲ 跟着东北人能做什么? 唱二人转?扭秧歌?唠嗑? 相亲?搓澡?…都不是 是吃肉!吃肉!吃肉! 张罗了9个月的马姐炭屋终于要开了,可把东北大姐马慧敏给高兴坏了。 想当初,马姐的马丫东北菜可是火遍整条珠埠里,杭州城一半东北人都吃过她家的饭,没想到珠埠里这一拆,拆掉的可是老乡的根据地啊… 等到开业当天,54岁的马姐特地挑了件大红色儿连衣裙,头上还别朵红花,这一大早呀,就在店里擦擦桌子,摆摆椅子。寻思着老伙计们又多了个能聚的地儿了,脸上啊都透着喜气! 看着烤好的串串一盘一盘往外端,马姐高兴 今天赶来尝鲜新店的老乡多,串串得备足罗! 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肉端上桌,马姐高兴 这些肉可是他们在东北蹲了1个多月挑出来的 待会儿得让老乡们常常正宗的东北味儿 连服务员身上的褂子也让马姐看了倍儿高兴 别看这褂子,缝边的是他们老家的大花布 这么一身打扮起来,亲切又时髦~ 想想去年这会儿马姐还愁云密布的 那会儿珠埠里拆迁 马姐和她的马丫东北菜都得搬走 毕竟开了10几年,心里舍不得啊 拆迁以前的珠埠里就是杭州的“油麻地” 一到晚上,来这儿“消夜”的人络绎不绝 碰杯声,侃大山声…红红火火闹闹腾腾 而马姐的马丫东北菜,是这块“油麻地”上的网红 从05年到17年,整整12年时间 马姐的店凭借地道的东北风味和实惠的价格 慰藉了多少东北老乡的思乡胃 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更是在夜深人静 酒烈情浓之际圈了不少老乡的泪 那会儿马丫东北菜卖得最好的酱大骨 靠乡亲们捧场,每天能卖出百来份 可食客们却说,他们可不是因酱大骨来的 是么也是,做的好吃的餐馆多了去 但是杭州城里的东北大姐马姐只有一个 只要推开她家的门,就像回到了老家 所以一听到马姐的店要拆,老乡们也难受 老乡的根据地可不能没有了啊 现在好了,老乡们盼的新店一家家如愿开了起来 从后来的德胜路店、浙商财富中心店、余杭店 到今儿刚刚开业的滨江店 马姐心里也像嫁闺女般高兴 你瞅瞅这店,比起珠埠里的老店可时髦多了! 以前总和老乡说:请领导吃饭可别往我店带 店小又破,让领导看了寒碜 现在她的新店可不怕老乡的领导看不上啦! 你瞧这店——沿街是一溜明亮的玻璃 配了东北大炕,虽然改良过了 但一坐上炕,脚就忍不住盘起来 平方的敞开屋子里头 马姐还特地辟出了3个包厢 就算在这店里请客也不丢份儿 还整了几个大电视,晚上来店里看球撸串 那还不是美滋滋! 体面归体面,更让马姐高兴的是店里 处处透着的东北范儿,还在珠埠里的时候 就嚷嚷着,总有一天我要开家馆子 进门就让人感觉,哟,东北滴! 而这回她做到了,你看大花布,苞谷之类 充满东北气息的元素,看了就亲切 但是呢又不俗气,连年轻人看了都欢喜~ 还有让马姐念一回乐一回的油磕 就贴在墙上,贼逗~ 各种姿势各种招,各种烤串各种飘 套路玩的深,不如撸串来的真 只要酒到位,小嗑唠稀碎 一听说马姐在大滨江捣鼓了家新店 好多十几年的老客儿和朋友们都赶来了 把姐乐得呀,站在大门口挨个迎接拍照 来啦,快进屋瞅瞅 十几年的感情就搁在这简短的招呼里头 不巧的是,开业那天下了很大的暴雨 马姐嘟哝,好好的开业怎么下雨了捏 倒是来的客人会安慰人 一个个拍着她的肩膀:这叫风调雨顺 还没等发桌,店里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满屋子的东北音乱镖 等我出门口音都变了,你说咋回事捏 开业这天,马姐本来请了二人转过来热场 后来遇上了事情来不了,可又把她急坏了哟 倒是老熟客里的几个人出来解了围 自弹自吹,场面渐渐热了起来~ 真不愧是东北老乡,活跃气氛那是一个杠杠滴 ▼ 对于熟客们来说下不下雨无所谓 看不看得到二人转倒无所谓 对他们来说,马姐在杭州第一家炭屋 可把他们好奇死了哦~ 早就听说,马姐会把大东北 的小烧烤、铜火锅、炭烤肉都搬到店里头 到底地不地道,咱瞅瞅! 首先端上来的铜火锅就很东北了 完全是清汤 里面点缀似的漂了几颗大枣 马姐说,在俺们东北都是清水烫肉 凑近了看,还真的是清汤寡水啊! 这食材要胆敢不新鲜,可就露馅儿了 而马姐对自家的食材可有底气 “我不怕你们舌头刁,随便试,保管好!” 这也不是她瞎吹 要知道在这店筹划的期间 从去年11月一直到今年7月 一大半时间都花在寻找食材的路上 从齐齐哈尔到内蒙古 从内蒙到吉林再到辽宁… 最夸张的一个月,马姐他们整个月都在飞 像这份经典拌肉,选的是齐齐哈尔牛肉 肉肥,加上大豆油,拌上1个小时 是东北烧烤摊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羊霖,其实就是羊腿里最瘦最嫩的部位 一条羊腿,大概只能出2盘羊霖肉 不仅少,做起来还麻烦 要把半球状的羊霖先切片,再擀成条 但老乡们爱吃,马姐就不厌其烦地让厨房做 42元/份 这道鹿肉也是东北人眼里的特色家乡味 在杭州火锅店不多见 它的肉质特别瘦,特别嫩 不抗拒的小仙女可以去尝试下哦 45元/份 除了能尝到东北当地才有的味儿 马姐家的肉还有一个特点,量大 比如最贵的这盘霸王牛羊双拼 足足一斤重,单价呢只卖88元/份 吃肉还真的得跟着东北人啊,实在~ 习惯上我们吃火锅都是一片片涮 但到了马姐家就不一样了 周围人都是豪爽地放开了吃 只好入乡随俗,开始一盘盘倒肉 马姐笑着说,和四川人出去吃火锅 夹一片涮七八下,看着我都饿了 在我们老家,都是一摞一摞倒 烫开了就吃,没那么讲究! 烫开了的肉就放在麻酱里滚一滚 对,这儿铜火锅的酱料也只有麻酱 没四川火锅的百味料 东北人吃火锅还真简单得很 但你别小看了这一叠麻酱 它里面的加的食材不下10种 摇起来又浓又稠~原来 东北人的讲究藏在人看不到的地方 而这儿的桌子,有的设置了两个锅 一边铜火锅,另一边炭火烤肉 两边可以同时进行 此时,隔壁的烤肉香飘了过来~ 和外面一些用电炉烤肉的店不同 马姐家的烤肉用的都是实炭 她说这样烤出来的肉更香 东北人吃肉有他们的讲究 一般牛羊身上比较精瘦的肉用来涮 肥的肉就搁到隔壁烤 比如这盘端上来白花花的牛胸口 肥的我,恩,下不了口 而真放到炭火上烤起来 越肥的肉越有一股甜腻的肉香气 只听得烤肉的滋滋声动听得像旋律 夏夜的烤肉声是不亚于夜莺般的存在啊 烤好的肉淋上烤肉酱加一瓣蒜 东北人好蒜,一起包在苏子叶里 和韩剧里的女主角似的一口吞下, 你会发现,原本油晃晃的肉一点啊不腻 一点不腻的原因在于这片苏子叶 这可是吉林延边的特有产物 杭州绝大多数烤肉店用的是生菜 但马姐说,他们东北人都爱吃这苏子叶~ 苏子叶有很多食用功效,比如驱寒什么的 不过呢,口感微苦带点凉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吃得惯哦 吃不惯的话,就直接蘸酱料吧 马姐的烤肉蘸碟有3个 一直是食客们广受好评的 尤其是中间那碟辣子 连吃惯了辣的湖南人都说辣辣辣 一打听,原来是马姐四川收来的辣椒 她还真的是一点都不放过好食材~ 还有一种烤肉食材,也是店里的特色 齐齐哈尔桔心酸菜,几乎每桌必点 表面泛着橘红色光泽,竟是胡萝卜一起腌的 原来,看似简单的食材 细究起来都费了一番功夫~ 刚端上桌时,我以为是冷菜 夹了一块,妈呀,好酸 后来马姐说你用来烤肉试试 嘿,还真很好吃~ 要是这还没吃饱,再上一点小烧烤啊 在东北有一种情怀叫大金链子小手表 一天三顿小烧烤 而这儿的烧烤真的很东北 首先是食材很广,真的是给东北人一个炉子 他们能烤下整个世界 比如烤蚕蛹啊,锡纸鸭头啊,锡纸蟹脚啊 这些小烧烤我之前听啊没听过 从我们踏入马姐炭屋开始 进门左手边的烧烤房就一直在作业 这边是呼啦呼啦的烟冒起 那边是哧啦哧啦地撸串声,真的好和谐 虽然在东北人眼里,没什么是不能做涮烤的 但是有一样食材,不做涮烤更好吃 那便是毛肚,这儿毛肚串成了串 大火煮透,马姐说80岁老太也咬得动 煮锅的一旁是熬得浓烈的调料 看着这泛红的汤,头皮开始发麻 两者结合这才有了大茶缸涮毛肚 捞起来一大把,细细数了下签子 整整20根,只卖38元,真心是实惠的 口感么,又熟又嫩,不夸张地说 在它之前我还不知道毛肚能那么熟~ 38元/份 还有两样开胃的小菜我想推荐给你 一定要试试啊,真心不错 第一道是圣女妩媚(番茄乌梅) 在圣女果里夹了乌梅片 又酸又甜的,很开胃~18元/份 第二道是麻辣鱿鱼嘴,这道菜的食材很沿海 不过用的酱汁是老东北特有的 只能说,东北人做海鲜也贼棒!28元/份 第三道是东北麻酱拉皮,这道菜是马丫东北菜的老牌 网红菜了,嫩嫩滑滑的很适合夏天~16元/份 讲了那么多吃的,最后推荐几款酒类啊 毕竟谁也没东北人会喝对不? 至今网上还有段子: 在东北人喝酒前,我是东北的 喝之后东北是我的 第一款就是店里的招牌马丫家酿 这是东北纯粮小烧,有50度 小行没敢挑战,你们去试试哦 68元/瓶 第二款是我真心喜欢喝的 名叫雪菲力,是齐齐哈尔特有的 马姐特特意腔调 这是一款真正的“凉白开”饮料 (特意烧开水晾凉以后再制作) 我头一回喝,但一下子喝了3瓶的 冰镇一下口感更好~ 对了,店里还有“液体面包”秋林格瓦斯 比之前我在超市买的格瓦斯好喝多了~ 第三款东北雪熊精酿也是东北特产 瓶盖很特别吧?这叫“摇摆盖儿” 开瓶的时候像香槟似的,“噗”一声 马姐说,这酒和他们家的小烧烤是绝配 ▼ 等我们吃完出门,店里的开业庆还没结束 马姐的外甥一桌一桌劝酒 还真的是,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后来马姐和我们说,来的客人 很多都是从余杭赶过来的,还冒着大雨 最后马姐炭屋试营业大酬宾 即日起-7月15日 折扣小行放这儿啦,大家多去捧捧场 真心希望这位东北老大姐的 生意能越来越红火呢 ↓↓↓ 马姐炭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zltx/2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碧rdquo暑环游记泡
- 下一篇文章: 新诗百年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