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妙玉最喜欢范成大的一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无论贫穷富有、成功或失败,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抔黄土。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这样的怀疑人生的时刻,疲惫不堪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奔波;喧闹过后,感觉更加空虚疲惫;每天重复上班、下班、睡觉的流程,深感无聊又无力挣脱……尼采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个犹太裔的心理学家,二战时,他的全家都被捕入纳粹集中营。父母和妻子、哥哥都在集中营里不堪折磨而死去,弗兰克尔扛住了三年地狱生活,得以幸存。出狱后,他开创了“意义疗法”,写出《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激励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无数读者。弗兰克尔的学生根据他的经历,提出了活出生命意义的7个原则,出版《思维的囚徒》,发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意义,就有了对抗焦虑、抑郁和空虚的力量。

克劳迪娅?哈蒙德|中信出版集团

原则1: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人是习惯性的生物,我们在塑造自己的生活时,会采用习惯性的常规做法,在草地上走的人多了,就会开辟出一条新路。实际上,我们大脑中思维路径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这些思维模式是自动形成的,会让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理所当然。新的挑战面前,我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会为自己应对生活的态度和做法进行辩解,甘愿受各种力量的束缚,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弗兰克尔曾经是集中营的囚徒,但是,无论自己和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保持着选择态度和反应的能力。他知道,身体上他已经是个囚徒,他不能让自己变成思维的囚徒。于是,他并没有选择消极被动、坐以待毙的方式,而是积极寻找每一段痛苦经历的意义。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应对的态度。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走出心里的牢笼。原则2: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我一直想要一块名牌手表,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我迫不及待想给朋友们看看。”我们常常在得到一件心仪的新东西时,兴奋不已,但是这份兴奋却非常短暂。兴奋劲儿很快就会消失,我们还是会感到不满足。于是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一开始,他们为自己设定一个期盼的目标,然后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快乐,接着,新奇的心理消失,他们就会感到无趣,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就像希腊英雄西西弗斯,一次次把巨石推向山顶,周而复始,劳苦不已。我们把追求快乐当作人生目标,但追求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的本身,却变得枯燥乏味。而快乐又那么短暂,来去匆匆。尽管我们一生会拥有多少权力和欢乐,真正支撑我们走完一生的是意义。它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我们才能发现它,控制它,实现它。原则3: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大问题,但如果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小问题的答案,这个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做?这种关系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工作有何意义?每天,我们的生活都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意义的答案,但是只有当我们慢下来,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欣赏意义,意义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花结果。花点儿时间反思每一个生命瞬间的意义,这是让我们最终获取个人整个生命的深层意义的第一步。原则4:千万不要违心做事有时候,你想要做好一件事,却发现你越努力,事情的难度就越大,结果离目标也越来越远。安吉拉被提升为一家门店的店长,她意气风发地想要打造更好的团队,提高所有员工的业绩。她工作热情,看上去很有感染力,但很快安吉拉就发现,光有美好的愿望还远远不够。“同事们懒得出奇,无论我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强烈的愿望和意图,会让我们过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