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地整地

土茯苓的适应力强,对于种植地无过高的要求,山地和平地均可种植,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有助于产量增加。在头年冬季时将土壤深翻几次,使其充分风化,开春后结合翻耕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的化肥。整形耙平后,做畦或起垄,等待播种。

育苗

土茯苓采用种子进行繁殖,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有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采用条播法,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两周即可出苗。在出苗后做好除草工作,适中耕,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当幼苗生长到10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移栽。

移栽

移栽起苗时对幼苗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起苗,移栽时在地块上按株行距25×25厘米开穴。每穴移栽一株壮苗,栽种后浇一次透水,在移栽成活后及时除草,如果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栽,并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量的施肥。

田间管理

土茯苓为常绿攀缘状灌木,所以在幼苗生长到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引蔓,以利其生长,同时要注意松土除草,并追肥1-2次。当植株生长枝繁叶茂,导致植株间通透性不佳时,及时的修剪掉密枝叶、病虫枝叶,增加通透性,加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养分,提高产量;中耕除草每年2次,要先锄草后松土,注意雨天不锄;长期保持沟渠明析,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

5月下旬始发,7月至8月渐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侵害叶片,在初夏叶子展开时的快速生长期用甲基托布湿倍,喷雾防治。

2、蚜虫

在初夏新叶展叶期,在叶背及叶柄、茎杆上、叶鞘处,吸允叶汁,造成叶片卷曲,并长黑霉,影响光含,严重时叶片小、不成形,提前落叶。用杀虫双或敌敌畏倍喷雾防治。

采收与初加工

1、采收

常于夏、秋二季采挖,用挖锄逐穴挖出,除去须根,尽量避免挖断。

2、初加工

在大田里应边挖边撞去泥沙,剪去块根茎所有须根和茎杆,用水冲洗、洗净泥土,趁鲜切成厚约1厘米的药片,选晴天在室外清洁的水泥地面晾晒直至干透。

供稿:中药材种植组

本期编辑:陈燕珊

本期审核:程方

●惠州中草药——岗梅根

●岗梅根种植技术要点

●惠州中草药——三桠苦

●三桠苦种植技术要点

●惠州中草药——巴戟天

●巴戟天种植技术要点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rybw/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