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ldquo中山味rdquo的
6月18日,端午节当天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了一场 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我们的节日” 年端午节传统文化研学体验活动 该活动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中山本土“民俗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一部分 端午节,舞醒狮 6月18日上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已聚拢了不少等待观看非遗展演以及体验芦蔸粽、杏仁饼等技艺制作的观众。铿锵的锣鼓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来自沙溪的醒狮队伍矫健地舞动身躯,带动全场气氛。 ▲醒狮队伍精湛的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 ▲大家都拿出手机“咔嚓咔嚓”拍照留念 ▲观众们入乡随俗“摸狮头”,祈求好运降临 端午节,舌尖上的非遗味道 在本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前,同样聚集了大批到本馆参与研学活动的青少年及市民,他们正亲身参与芦蔸粽咀香园杏仁饼等制作活动。 ▲在芦蔸粽制作体验区内,传承人指导观众拿起芦蔸叶、米、咸蛋黄等材料制作起本地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芦蔸粽。 ▲兼粽、小芦蔸粽、三丫苦糕制作展示区内,陈列了咸水草、黄花草、芦蔸叶、芦蔸果、鬼针草、三丫苦叶等制作传统糕点的原材料。 ▲中山传统糕点三丫苦糕 ▲芦蔸鸡 芦蔸鸡与芦蔸粽同出一系,是把新鲜的芦蔸叶撕开编织成鸡的外形,再从鸡身预留的开口处塞入糯米和馅料,制作工序复杂。过去,每逢端午节前,都有乡民为家中的小孩扎制大芦蔸鸡玩耍。 ▲咀香园杏仁饼制作展示区内,“老师傅”手把手地指导青少年观众制作杏仁饼。 ▲从拌粉到倒模成型,青少年在DIY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的乐趣。 年,沙溪凉茶传统工艺 被国务院公布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沙溪凉茶展示区内,备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的本地传统饮品沙溪凉茶,供市民品赏。 除各式各样的“动手”体验活动外 观众在各展示区内 更能“动口”品赏本地传统端午节食品 感受舌尖上的非遗味道 过上一个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 欢乐假期! 来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szhj/4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种野草在农村遍地都是,保健效果堪比人参
- 下一篇文章: 便宜又好用潜医院的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