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国乡村杂志年第二季度有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喝水要山泉水,投稿要投中乡美! 提示: ①点击此处:查看《中国乡村》杂志征文详情。 “椿”来发几枝(散文) 文/伍竹君 春分前后,正是吃椿的好时节,椿,枝头之春,应时而生,汉字博大精深,看其形,知其意。 于我而言,不吃椿芽,不喝春茶,等于没过春天。昨日婆婆买了一把香椿头回来煎鸡蛋,全家吃得唇齿留香,唯独8岁小儿将其往我碗里一丢,说,臭,不吃!婆婆说:“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勉强他再试试。我说,不吃就不吃吧,各有喜好,现在的孩子什么没得吃,不同于我们小时候,获得的少,什么都显得珍贵、香甜。就是我们自己现在吃香椿,多半也是吃个回忆,吃个念想! 记得小时候,我随退休的祖父母生活在乡村小镇上,宅基附近颇有荒地,祖父和同校几位教师都勤劳,各自垦得几分,用栅栏分隔开,种菜养花,错落有致。春天一到,园里次第开花,赏心悦目。那个小小的菜园子,承载了我童年的无限乐趣,也满足了我挑剔的味蕾!园外一棵高大的香椿树,野生的,正是几家园子的中心点,这树默默地就成了几家园主的共有财产,春分一到,紫红毕现,那是我的最爱——椿芽。要想获得美食,端看谁去得早,本领大! 我和姑姑、姐姐盯着这棵树,看它什么时候嫩芽头有一指多长了,就准备开采!祖父早就为我们挑好一根长竹竿,5—6米左右,上头紧紧缠好镰刀。老辈们是不会跟我们去抢椿头的,我一马当先,跑到树下,可往往树下已经站了几个大人或孩子,他们将低一点枝丫上的椿芽基本摘完了,这时便到了我发挥的时候了,我身子轻,也灵活,三下两下就爬上树,姑姑将竹竿递给我,我便坐在树枝上左勾右勾,就连顶部紫红的椿芽儿也纷纷落了下来,连同椿芽儿一起飘下来的还有那浓烈的椿香。姐姐在下面提着篮子飞快地捡,不一会儿就是一篮,三人快活地回家去向祖母献宝。祖母总是先批评我们采的太多了,这几天万不可再采了,不然来年椿芽儿就发不出了!然后捡出椿芽,一把一把分好,各个邻居家送去一点,剩下的做菜,一部分剁碎,敲上几个鸡蛋搅拌匀,油热后下锅煎炒;再一部分滚水烫好,切成段撒上少许盐,浇上麻油,端上桌来,配上邻居回赠的荠菜、马兰头之类,就是好一顿晚餐了。老祖父这时会拿出他的小酒杯,温上半两白酒,细细品尝椿味。可大部分椿芽儿进了我的口,格外香美,那是我的劳动成果,必须好好吃!祖父笑眯眯看我吃,饮一口酒,吟首诗: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又念:抱孙探雀舟,留客剪椿芽。无限村居乐,逢人敢自夸!祖母就说:“吃饭就吃饭,念什么诗,趁热吃,不然香没了。多吃椿,不生病。” 我负笈读书,又留外地工作,日月跳丸,一晃时光已过去三十余年,祖父早已驾鹤西去,那留有余温的酒杯连同童年那棵椿树一起不见踪影,而我也从青涩孩童已进入中年,吃过天南海北的菜,品过酸甜苦辣的人生,年复一年冬去春来,桌上的例菜,少不了椿芽儿,细细品,慢慢回味,最美不过春天,最好不过童年! 审阅:高蕊 简评:这些裹挟着童年记忆的香椿似乎格外的香,因为有深深的感情随着椿芽一年复一年地发芽,终在人心里生根割舍不去。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 伍竹君,女,80后,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副主任中医师,现任职于医院,宁波市名中医优秀继承人,中国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职业病分会青年委员,在国内各级医学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中医类专著3部。 咨询出版扫码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yakua.com/sykzltx/11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有一枚光绪元宝怎么出手,看看市场顶尖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